超碰手机在线 报告导读 本文对镍基本面进行详细梳理,并对后市做出展望。我们认为,矿端放松,镍铁走弱,湿法冶炼中间品和高冰镍产能逐渐释放,需求端负反馈显现,产业边际转弱。但全球镍库存低位,SHFE镍仓单库存历史低位,对镍价形成底部支撑。短期多空因素交织,震荡盘整。后期需要着重关注进口窗口、疫情防控政策和宏观刺激政策力度,综合研判需求复苏能否匹配供应增量。 一 镍产业链概况 二 供给:镍铁和中间品持续放量,形成有效替代 (一)镍矿:供应呈现季节性,港口库存预期回升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菲律宾苏里高地区雨季,在此阶段镍矿供应会明显下降,港口库存呈现下降趋势,下游原料供给受限。今年受到台风影响,船期有所延迟,港口库存恢复较慢,但下游看空后市,矿端议价重心下移。 (二)镍铁:印尼NPI如期达产,国内镍铁厂多有复产 印尼:乐观情况下,2022年印尼NPI预计投产NPI可达78.6万镍吨,新增投产规模较高,对产业镍元素补充作用明显。其中,一季度受青山NPI转产高冰镍影响,NPI产能受到挤压;但二季度开始,德龙二期、三期项目快速投产,NPI产能快速释放。整体上看,印尼NPI产量基本呈现逐月、逐年递增状态。据Mysteel,4月印尼镍生铁实际产量金属量9.04万吨,环比增加3.56%,同比增加31.4%;5月预估产量金属量9.39万吨,环比增加3.92%,同比增加30.46%。此外,FENI定价参考LME,前期因内外价差悬殊,部分进口受阻,但近期内外价差修复,有望补充国内镍资源。 国内:4月受矿端资源偏紧、环保督察等因素影响,国内镍铁生产减量。而目前,镍铁厂RKEF冶炼厂边际利润率约为6%。5月镍矿进口量回升、国内疫情有所缓和,叠加利润驱动下,前期停产减产的镍铁厂有望复产增产。Mysteel预计5月中国镍铁产量3.7万金属吨,环比增加1.32%,同比增加0.34%。 (三)中间品:印尼中间品镍金属增量超20万吨,产能不断释放 湿法中间品: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,目前已披露的印尼MHP湿法项目规划产能有44.9万吨/年镍金属量。截止今年5月,力勤已投的湿法中间品条线共有6条,镍金属量年产能在9.6万吨以上。预计2022年印尼MHP镍金属量将达到11.3万吨以上,同比增加10万吨。据海关,4月中国镍湿法冶炼的中间品进口量6.85万吨,环比增幅25.25%,同比增幅205.06%。1-4月,镍湿法冶炼的中间品总量21.26万吨,同比增幅96.98%。 高冰镍: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,目前已披露的印尼高冰镍项目规划产能有46.9万吨/年镍金属量,印尼青山园区高冰镍产量释放在8000-10000吨镍/月。据SMM,华科目前已投产2条产线,计划6月份逐步生产高冰镍。中青预期6、7月份投产,年内高冰镍的供应总量预期可达11万镍吨。华越湿法中间品项目的生产进度较预期也有所加快,4条产线在4月份均已投产,此外青美邦预计7月份投产,力勤二期下半年也将投产。据海关,4月中国镍锍(高冰镍)进口1.29万吨,环比增加22.88%。1~4月中国镍锍累计进口2.7万吨,环比增加116.98%。 此外,“高冰镍—硫酸镍”产能转化方面,此前国内可处理高冰镍的产线能力为2.35万吨/月,其中硫酸镍企业0.92万吨。随着3月份以来剩余规划转化项目投产,按2-3个月的爬坡时间计算,6~7月或能达产。此外,近期硫酸镍与高镍铁价差约为4.5~5.5万元/吨镍,远高于经济临界线3.3万元/吨镍,高冰镍转产动力充足。 从硫酸镍原料使用占比来看,中间品较纯镍经济性更佳,对纯镍形成有效替代。4月硫酸镍生产原料中,纯镍占比约20%,中间品占比约58%(湿法中间品46%、高冰镍12%),其余为废料制作。其中,纯镍占比远低于去年40%-50%的水平。随着中间品产能不断释放,纯镍使用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。 (四)纯镍:产量提升,进口窗口打开,俄镍贸易流程几无阻碍 国内纯镍产量:原料价格走弱,纯镍冶炼利润相对提升。Mysteel预计5月国内精炼镍总体产量将达到1.25万吨,环比增加4.55%,同比增加0.21%。 纯镍进口量:近日由于外盘流动性差,LME镍持续走弱,国内进口窗口打开。5月24日俄镍提单盈利约7645元/吨,镍豆提单2645元/吨;沪伦比修复至7.5.目前保税区有8600吨纯镍库存(镍板5700吨、镍豆2900吨),俄镍贸易从流程上已无太大阻碍,进口窗口打开,会对现货资源进行补充。据悉5月下旬约有2000吨纯镍流入国内市场,且绝大部分为镍板,纯镍现货高升水随之下调。 三 需求:负反馈效应显现,关注需求修复情况 (一)不锈钢:钢厂排产下滑,部分钢厂亏损,社库高企 不锈钢产业整体呈现排产下滑、成本支撑、库存高企的格局,疫情反复干扰下,需求尚不明朗,部分钢厂有减产计划,对镍需求相对平淡。 钢厂排产下滑。据Mysteel,5月份国内33家不锈钢厂粗钢排产283.70万吨,月环比减0.6%。其中,200系89.56万吨,环比减0.8%,同比增13.3%;300系137万吨,环比减0.4%,同比减9.9%。 部分钢厂亏损。除镍铁、镍板价格高企外,铬铁受到疫情和南非洪灾影响价格也一路飙涨,目前一体化钢厂成本在1.75万元/吨左右。对于青山、德龙等头部企业来说,不锈钢生产尚有利润,但由于厂库高企等多重因素,存在资金压力;对于其他钢厂,由于原料拿货成本高,部分处于亏损状态。 库存压力较大。疫情对钢厂生产、发运影响有限,但严重影响集散地出货,多地下游处于停工停产状态,社会库存高企。五月中旬,受钢价下调、下游集中补库和港口到货受阻等多重因素影响,社会库存有所下降,但库存绝对值仍较高。据Mysteel,截止5月19日,全国主流市场不锈钢社会库存总量周环比上升0.95%至90.82万吨。其中,300系库存总量54.18万吨,周环比下降1.80%。 (二)新能源:前驱体减产,镍豆原料使用占比下降 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重地,受疫情蔓延影响,4月多家车企停产减产,新能源需求减弱。据SMM,2022年4月前驱体产量为5.3万吨,环比减少18%。5月初前驱体厂部分恢复生产,但受需求减弱影响,叠加镍钴原料价格波动较大,本月前驱体企业产量减幅仍然明显。此外,从纯镍库存来看,新能源所需要的镍豆去库状态并不理想,亦可映证新能源对纯镍依赖度下降,消费萎靡。 未来,随着疫情局势好转和国内提振政策出台,新能源方面的需求会有一定修复。但中间品的持续放量,需求增速能否匹配供应增速值得思考。 四 库存或面临拐点,仍需警惕挤仓风险 (一)原生镍三季度或呈现过剩 乐观情况下,2022年印尼NPI投产可达78.6万镍吨,印尼中间品镍金属增量超过20万吨,对镍元素供应形成有效补充。而需求端受到疫情和原料高价压制,需求复苏能否匹配供应增量有待考察。 从中国原生镍供需平衡来看,供应增量主要源自印尼的NPI和高冰镍进口,预计下半年开始转剩。5月中下旬,纯镍进口窗口打开,对现货资源形成有效补充;而国内电解镍产量整体表现平稳,增量不多。按照供需推演,预计Q2短缺4.33万吨、Q3过剩3.22万吨、Q4过剩6.10万吨。 从全球原生镍供需平衡来看,纯镍产量基本持平,但NPI和中间品的增量较多,整体呈现下半年过剩状态。按照供需推演,预计Q2供需持平、Q3过剩2万吨、Q4过剩4万吨。 (二)警惕挤仓风险,注意安全边际 LME挤仓风险稍有缓解。从LME官网公布的Warrant banding report来看,5月下旬某一大户持有50%~80%的镍仓单,持仓头寸仍较为集中。但鉴于市场对后期镍铁、镍中间品放量有效补充镍元素存在共识、伦金所加强会员持仓和场外头寸监管,以及青山已经平仓一半头寸等,伦镍挤仓风险缓解。 沪镍仓单库存历史低位,存在挤仓风险。据SMM,5月20日,SHFE镍仓单库存1,908吨,周环比减少5.96%。国内六地社会库存7013吨,较上周减少9.53%。保税区库存8600吨,周环减少200吨。尽管目前进口窗口已经打开,保税区资源部分流出,但库存绝对值过低,上期所仓单库存历史低位,仍需警惕挤仓风险,注意操作安全边际。 五 总结与展望 本文对镍基本面进行详细梳理,并对后市做出展望。我们认为,矿端放松,镍铁走弱,湿法冶炼中间品和高冰镍产能逐渐释放,需求端负反馈显现,产业边际转弱。但全球镍库存低位,SHFE镍仓单库存历史低位,对镍价形成底部支撑。短期多空因素交织,震荡盘整。后期需要着重关注进口窗口、疫情防控政策和宏观刺激政策力度,综合研判需求复苏能否匹配供应增量。 (文章来源:广发黄埔荟) 文章来源:广发黄埔荟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