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阳市私家侦探 “当世虎将”陆军司令 2021年7月5日17时15分,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了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。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颁发命令状。其中包括南部战区司令员王秀斌、西部战区司令员徐起零、战略支援部队司令员巨乾生和陆军司令员刘振立。 其中,新晋升的上将陆军司令员刘振立过往的建树成绩非常引人注目。为什么? 首先,陆军司令员刘振立的年龄仅有57岁。他是1964年8月出生的,如果满打满算到现在为止,还不到57岁。不满57岁就晋升为上将,可以谈得上是目前为止中国所有上将军衔佩戴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了。为什么这么说?其实,在刘振立之前有一位上将是1964年1月出生的,刘振立是8月出生的。所以刘振立是现任上将中最年轻的一位。 其次,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将军早在5年前就引起了美国媒体的重点关注。当时,美国媒体对刘振立的评价非常的高,认为是中国军队中年轻的力量,是中国军队中领导能力极强的人才。美国媒体对中国的人才培养体制有着相当敏锐的关注。 实际上,不仅是美国的媒体关注,美国的情报界也在对中国的人才培养这方面长期地搜集情报。一般来说,在关注一个国家的时候,绝大多数是关注武器装备。但是,一个国家,一个部队的战斗力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指挥战斗人员的综合素质。美国就对中国的高级指挥战斗员保持长期的高度关注。 为什么美国对刘振立上将有很高的评价?因为刘振立上将参加过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,是有实战经验的一名高级指挥战斗员。当年,刘振立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山前线坚守了一年多,一共击退了敌人三十六次的进攻,战争胜利获得了一等战功。 刘振立上将之前,也就是2015年首任的陆军司令员李作成也同样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,而且同样获得了一等战功。所以,可以看出中国的陆军司令员,尤其是上将军衔的授予标准基本上都是有战功,有实战经验的。 实战经验最重要 这个时候,有一个想法油然而生,“中国是时候需要一场战争了”。为什么会突然产生这样一个想法? 因为陆军司令员刘振立上将参加的是1986年至1987年的老山轮战。中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从1979年一直到1989年,历经10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。但是真正的自卫反击战是1979年开始的,也就是最后两年都是老山轮战。刘振立上将参加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战争末期了。 按照刘振立晋升上将的逻辑来推算,后面年限中顶多1987、1988、1989年出生的人有机会、有可能晋升为上将,不过这个概率比较小。换句话说,刘振立上将是中国将军中参加过战争的最后一位上将。在刘振立上将之后,在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很有可能就没有经历过战争了。因为,中国在1989年之后再也没有打过仗了,至今已经有30多年了。 现在反过来看看美国和俄罗斯打过多少战争。美国经历过的战争肯定比俄罗斯多。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,再到伊拉克战争、利比亚战争、叙利亚战争、阿富汗战争等等。俄罗斯打过的战争,最典型的就是跟乌克兰发生的战争,直接把克里米亚收复了。包括派遣军队出兵中东,在叙利亚也打了几年。不仅如此,俄罗斯也在一直长期练兵。 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的军队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实战,而不是实战化的演练。所以,如果真的投入到实战里,我们的实战经验和美国、俄罗斯的实战经验是没有办法比的。中国已经30多年没有打仗了,没有实战经验,军队的指挥员没有实打实的战绩,那么他们高超的战争指挥技术从哪里来?如果仅仅是靠平时的军事演习,是不够的。 抗美援朝的时候,中国为什么能打败不可一世的美军?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、老战士都是经历过长征的,都有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实战经验。这些老兵的作战经验是非常可贵的,这就直接导致中国当时抗美援朝的指挥战斗员都掌握实战战斗经验。 所以,我们总结当年抗美援朝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。一个是这些老兵具有不怕苦、不怕死的精神,另一个是我们的指挥战斗人员有实战经验、超高的指挥艺术。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。我们面对美军那么强大的军事火力,我们的指战人员能够制定恰当的战略战术,能够在进攻的时候实行迂回、穿插、包围战术;在撤退的时候,能够通过高超的指挥艺术将后撤的损失降到最小,哪怕一些阵地失守。 指战人员需要拥有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,就要实实在在地经历实战,久经沙场磨练出来的经验是指战人员最大的财富。如果按照这个逻辑,中国现在的人民解放军可以很好地将不怕苦、不怕死的精神传承下去。但是实战经验却没有办法积累。因此,才会有“中国是时候需要一场战争了”的观点。不过这个观点仅代表个人。当然,中国现在处于和平盛世当然是一件好事,只是说针对我们的军队的建设发展而言,或许就要足够真实才可以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