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代充 继奥斯卡最佳影片《健听女孩》与高分神剧《人生切割术》之后,苹果再放大招。 又一部新剧上线,拿下8.9的高分,口碑还在不断攀升。 单看阵容就够出彩, 《使女的故事》女主伊丽莎白·莫斯演而优则导,担纲本剧主演并参与执导。 搭档《女性瘾者》中挥舞皮鞭的杰米·贝尔,与富可敌国的大《毒枭》瓦格纳·马拉, 联手演绎了一出科幻烧脑版的“十二宫”—— 《闪亮女孩》 故事的主线发生在1992年。 女主柯比,《太阳报》的档案整理员。 在熙攘忙碌的办公室里,沉默寡言的她总显得格格不入。 永远戴着一副大耳机,听着节奏强烈的摇滚乐,把音量调到最大,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。 总是不自觉流露出紧张的神色,对周遭充满戒备。 工作三年,同事记不住她的名字,看她的眼神也带着几分轻视。 她的行为也有些古怪。 有随时写日记的习惯,记录的却不是心情感受或奇闻异事。 而是对身边出现的所有日常人、物的白描: 主管叫詹姆斯,座位在苏珊旁边,头顶的水管漏水, 哥吉拉水杯,蓝色剪刀, 与母亲瑞秋同住,有一只叫格伦戴尔的猫…… 然而这样事无巨细的记录,似乎并起不到什么作用,柯比的生活与记忆总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偏差。 比如只一顿午饭的空档,当她再回到办公室,自己的工位上却坐着其他同事。 她问对方为什么坐在这里,同事一脸懵逼, “我一直坐在这里啊。你的座位在那边。” 看周围人的反应,似乎是自己搞错了。 可她分明清晰地记得,那根水管上的水滴落在自己马克杯上时啪嗒啪嗒的的声音。 如果说这些细枝末节的变化还只是让她感到有些迷糊,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真正让人毛骨悚然了。 解剖室里,女法医细细查看着她身上的伤疤, 下一秒,触着她腹部的法医却变成了一个男人。 下班回到家,居住多年的公寓,竟然变成陌生人的住所。 拿出证件核实地址,发现自己住在楼上一层。 推开门,平日不太熟络的同事竟然变成了自己的丈夫, 而一直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妈妈,却不知去向。 翻出日记,本子上的内容,也随之发生了改变…… 这种体验,与《困在时间里的父亲》中患有阿兹海默症的父亲(安东尼·霍普金斯饰)相似,她似乎失去了对时空的认知能力。 她像是在无数个时空里随机跳跃,周遭的一切都像梦境般毫无征兆地发生变化。 精神分裂,时间旅人,平行宇宙? 这一切,都始于柯比六年前的一次死里逃生…… 1986年,柯比曾遭遇了一场严重事故袭击。 凶手以残忍的手法将她开膛破肚,并在她腹中留下一枚火柴盒。 伤口很深,呈十字形。 在那之后,侥幸捡回一条命的柯比,却因为失去了线性的记忆,而被迫放弃了前途大好的记者工作,只能跌跌撞撞地勉强维持生活。 这天,芝加哥城区下水道中惊现一具女尸。 死者名叫茱莉亚,于两年前(1990年)失踪。 负责调查此案的警察将柯比传唤到警局。 原因是,死者茱莉亚的伤口与柯比的高度相似,在后续的调查中还发现了凶手同样在她体内留下了一件“纪念品”。 凶手的再次现身,让柯比看到了希望。 在遇袭之后的六年中,关于案件的一切都毫无线索。 她只能独自默默消化着时间跳跃的折磨,与周围人、事、物改变带来的惊讶和恐慌,成为他人眼中的异类,被打上“精神病”的标签。 她更名换姓,甚至变了样貌,本打算逃离这座城市。 但如今直觉告诉她,为自己讨回公道的机会来了。 她忽然搁置了逃走的想法,开始了一场主动出击的追凶。 同样执着于此案的,还有负责报道此案的《太阳报》的记者丹。 与柯比一样,丹也是报社的边缘人物。 他药物上瘾,情绪失控,却对真相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。 在证据链不完整、仍存在诸多疑点的情况下,他不愿向Deadline妥协、敷衍上交报道,而是私自展开调查。 他注意到柯比对此案非同寻常的关注,几番询问之下,他了解到柯比惨痛的遭遇,于是邀请她做自己的线人。 两人联手,很快从高度相似的作案手法推断出这很可能是一桩连环杀人案。 在警局翻阅了成千上万册命案资料后,他们的推测得到印证—— 从1972年到1992年间,共有八名受害女孩,除柯比外无人生还。 凶手行凶的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。 每一个死者的腹部都呈十字形切口,体内都被留下一样物品,纽扣、钥匙、祈祷卡、金色图钉…… 这些物品,又像密码一般将几位毫不相关的死者串联起来。 真相似乎就此有迹可循,然而柯比不知道的是,她所面对的敌人是一个可以操控时间的恶魔…… 案件的轮廓,形似许多连环杀人案,女性受害者,手段残忍,留下线索,挑衅警方,制造谜面。 但嵌套进科幻设定之中,则变得更加烧脑、更具可看性。 与传统的悬疑叙事不同,剧集一开头,就亮出了凶手的身份——行迹飘忽、身份神秘的男子哈珀。 于是,看点就落在了凶手如何实施一场令人细思极恐的完美犯罪。 哈珀的出现,始终伴随着从容温和的笑意,却能让人不寒而栗。 在第一幕出场时,他悄无声息地来到年幼的柯比面前,在她身旁坐下。 友善而俏皮地自说自话,却有意无意地一点点靠近柯比,打破安全距离。 一把捏住柯比捕捉到的蜜蜂,若无其事地将它薄薄的蜂翼折下,脸上仍然是人畜无害的笑容…… 并且,1964年他长这样。 将尽三十年过去,他还长这样。 不仅如此,他还可以分毫不差地预言下一刻即将发生什么。 比如在茱莉亚遇害前,在她家中每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都被哈珀事先摆好一张她的照片。 诡异的是,那些照片不来自过去。 每张定格的画面,正是此时此刻手里攥着那张相片、满脸惊恐的茱莉亚本人。 她惶恐逃窜,每逃到一个地方,那里就摆放着一张此刻正发生的画面的照片,预判着她的每一步行动。 哈珀甚至能精准地说出警察还有多久到达。 茱莉亚无处遁形,唯有绝望地等待死亡的降临…… 除此之外,莫名出现的红色雨伞,突然掉落的零钱罐,办公桌上的折翼蜜蜂,都彰显着哈珀的无处不在、无所不知。 至此,凶手时间旅行者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。 这也是故事中最恐怖的地方。 一个手握全集剧本的大反派,似乎毫无Bug,无懈可击。 每次行凶的场景,每次脱罪的路线,对他来说,都太熟悉了。 或许为了“踩点”,已经反复经历过无数次。 想要与他抗衡,似乎毫无胜算。 也正因如此,剧集的另一重看点则是, 看主角如何与开了上帝视角的凶手周旋,绝处逢生,并且在时间线不断波动、集体记忆一次次被篡改的情况下,查清真相; 又如何利用时间穿越机制的限制来实现破局,锁定、抓捕凶手,完成一次不可能完成的复仇。 而一开始就亮出底牌的剧情,之所以抓人,靠的是草蛇灰线的精心编排。 比如一盘被茱莉亚藏起来的电话录音,乍听平平无奇。 柯比却察觉出端倪,其中一句话有回声。 将分离音轨之后,“原声”与“回声”却有着细微差别。 进一步对比发现,间隔毫秒、一前一后两句一模一样的话并不是回音, 而是交叠在一起的原声与录音。 也就是说,凶手提前播放了对方想说的话。 还有那些被留在受害者体内的物品。 一把编码为“38”的钥匙引起了柯比的注意,那是从1972年遇害的死者身上找到的。 柯比循着钥匙上阿德勒天文馆的标志,找到了38号钥匙的持有者,一位名叫金的年轻女科学家。 她确实丢了一把一模一样的钥匙,不过是在一周前。 在她之前,也没有其他使用者,因为员工储物柜是一年前才配备的。 一把刚刚丢失的钥匙,怎么可能出现在20年前? 这些线索串联起来,柯比渐渐找到了那个看似不合理确是唯一可能的答案。 而她的觉醒,成为了自以为掌握一切的哈珀唯一意料之外的变量。 作为八起已知案件中唯一的幸存者,柯比的死里逃生似乎触发了某种机制。 她可以敏锐地感知哈珀每次行动所带来的蝴蝶效应,并保有时空波动前的记忆。 过去让她饱受困扰的“精神错乱”,成为了握在手中的武器。 反杀,即将开始…… 除了抽丝剥茧的精密布局,剧集的整体风格也可圈可点。 90年代的城市景观,复古暗调的光影色彩、无处不在的镜面反射……都为剧集赋予了一丝好莱坞经典悬疑电影的氛围和质感,吸引观众跟随着剧情节奏步步深入。 《闪亮女孩》改编自作家LaurenBeukes的同名畅销小说,不过原著评分并不算高,故事线也相对简单。 从已播出的6集来看,编剧在剧作上对原著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,让不少剧迷大呼“神剧预定”。 接下的最终谜底将如何揭晓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铺子一起入坑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